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

《心聲1》詩論:2. 公正地評價李白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2. 公正地評價李白

        白居易《李白墓》一詩中說:“但是詩人多薄命,就中淪落不過君”。李白博學多才,素有匡時濟世之志,但命運多舛,兩遭遷逐,報國無門,壯志難酬,遺恨終身。晚年到處漂泊,貧病交加,晚景淒涼,令人同情。他生前身後背負駡名,頻遭譴責,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評。在唐代詩壇,李白、杜甫齊名,但注杜詩者千家,注李詩者僅三家。李白受歧視、冷落,由此可見一斑!時至今日,我們應本著歷史唯物主義原則,憑事實說話,辨偽存真,公正地評價李白,還李白以本來面目,為李白討回公道。

        本文針對有關李白評價的四種不正確的論調,加以分辨,以正是非。


        一曰“附逆”說。

        “附逆”就是參與謀反。這是大罪,李白險些丟了性命。戴上了這頂政治帽子,李白觸了大霉,永不錄用,而且遭到了旁人的歧視、辱駡,故舊疏遠,痛苦不堪。詳究史實,“附逆”是一樁冤案。李白對“附逆”一說一直不服,多次在詩文中申辯,表白自己的衷曲。他在《為宋中丞自薦表》中說:“屬逆胡暴亂,避地廬山,遇永王東巡脅行,中道奔走,卻至彭澤。”。又在《經亂離後,天恩流夜郎,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》一詩中說:“僕臥香爐頂,餐霞漱瑤泉。門開九江轉,枕下五湖連。半夜水軍來,潯陽滿旌旃*。空名適自誤,迫脅上樓船。徒賜五百金,棄之若浮煙。辭官不受賞,飜*謫夜郎天”。在《流夜郎贈辛判官》中說:“我愁遠謫夜郎去,何日金雞放赦回”。李白這些表白,應當引起重視,引為證據。
*旌旃(ㄐㄧㄥ ㄓㄢ): 泛指旗幟。
*(ㄈㄢ):同“翻”。

        按《通鑒》及新舊《唐書》記載,天寶十五載六月,玄宗幸蜀,下詔以永王李璘為山南東路、嶺南、黔中、江南西路四路節度採訪使、江陵郡大都督,起兵討伐安祿山。永王李璘徵召李白辟為府僚佐。後來,唐肅宗李亨李璘為爭奪江南地盤,在丹陽打了一仗,李璘兵敗奔逃被殺,李白受牽連以“附逆”罪下獄潯陽,流放夜郎。李白應永王徵召,參加幕府,志在討伐叛逆安祿山,並無不對!朱熹說:“李白見永王璘反,更慫恿之,詩人沒頭腦至於如此。”這是割斷歷史,牽強附會。唐王朝宮廷的爭鬥,李白成了犧牲品。當時就有一些官吏為李白推覆清雪。宣慰大使崔渙及御史中丞宋若思出面為李白開脫罪名。宋若思率兵赴河南,從獄中放出李白,使參謀軍事,並上書薦李白才可用,但上面不理。李白終被流放夜郎。假如李白真有“附逆”罪,崔渙和宋若思豈敢冒犯龍顏,為他申雪。李白的好友魏顥《李翰林集序》中說:“謫居夜郎,罪不至此”。為李白抱不平。

        唐肅宗李亨如此嚴厲懲處李白很不公平。可從以下三點來分析:第一,只追究李白的“附逆”罪。在永王幕下充當主將的季廣琛,見李亨與李璘軍隊開戰即奔逃,後來季廣琛以擁眾歸降,位及節度使,李白以隻身逃遁,竟身陷潯陽牢獄。第二,李白在詩中對唐肅宗是歌頌、尊重的。李白寫的《永王東巡十一首》中說:“二帝巡遊俱未回,五陵松柏使人哀。諸侯不救河南地,更喜賢王遠道來。”稱玄、肅宗為二帝,稱永王為賢王,君臣有別,區分得很清楚。還說:“南風一掃胡塵靜,西入長安到日邊”。表明李白擁護長安大一統局面,並非擁立永王稱帝。白紙黑字,豈可抹煞!第三,不一視同仁。安祿山陷兩京,王維被脅迫受偽職。因為寫了《凝碧池》一詩,得以宥免。而李白寫了一些詩文表白自己,卻不能免罪,不公已極!總之,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,帝王就是這麼兇殘,李白難逃厄運!

        唐肅宗如此嚴厲懲處李白是陰暗心裡作怪。他在靈武稱帝是自行擁立,並未得到他父親玄宗的詔命,造成既成事實,迫使玄宗讓位。後來他把玄宗孤立起來,隔絕與外面的聯繫,使玄宗鬱鬱而死。李白曾受到玄宗“恩遇”,肅宗為了表示自己特立獨行,偏要嚴厲懲處李白,以此為自己樹立淫威。


        二曰“唯寫酒與女人”。

        王安石評李白說:“其識汙下,十句九句言婦人酒耳”(《冷齋夜話》)。羅大經在《鶴林玉露》中說:“李太白當王室多難、海宇橫潰之日,作為歌詩,不過豪俠使氣、狂醉於花月之間耳。社稷蒼生,曾不繫其心膂。”王安石、羅大經的說法,攻其一點,不及其餘,不符事實。據統計,《李白杜甫詩全集》收錄李白詩 1064 首(包括殘句),其中歌詠祖國山河風光、感遇抒懷、贈別懷友和詠史詠古詩共有833 首,占詩總數的78.2%;而涉及女人的詩共79首,包括宮怨、閨怨、思婦和攜妓,占 7.4%;涉及酒的共38首,包括宴飲、醉酒、對酌、獨酌和以酒澆愁,占3.57%。說李白不關心社稷蒼生,是毫無根據的。他的詩文中憂國憂民的篇章比比皆是。他在《上安州裴長史書》中說:“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,乃仗劍去國,辭親遠遊”。又說:“懷經濟之才,抗巢由*之節。文可以變風俗,學可以究天人。一命不沾,四海稱屈。”他在詩中說道:“何日清中原,相期廓天步”、“但用東山謝安石,為君談笑靜胡沙”、“遭逢聖明主,敢進興亡言”、“終與安社稷,功成去五湖”、“中夜四五歎,常為大國憂”、“撫劍夜長嘯,雄心日千里。誓欲斬鯨鯢*,澄清洛陽水”等等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在他逝世的前一年 (西元761年),當聽到李光弼率軍討伐安史餘孽史朝義的消息時,不顧年老力衰,請求參軍,後因半道得病,被迫折還,深感遺憾。他寫詩說:“願雪會稽恥,將期報恩榮。半道謝病還,無因東南征。亞夫未見顧,劇孟阻先行。天奪壯士心,長籲別吳京”。
*巢由: 指巢父與許由,堯時隱士。“抗巢由之節”是李白認為自己具有與巢父、許由一樣的隱士氣節風骨。
*鯨鯢: 凶猛吞食小魚的鯨和鯢。比喻凶暴不義之人。

        李白強烈譴責安史之亂,對百姓所遭浩劫深表同情。他在詩中寫道:“漢甲連胡兵,沙塵暗雲海。草木搖殺氣,星辰無光彩。白骨成丘山,蒼生竟何罪”、“流血塗野草,豺狼盡冠纓” 等等。

        李白在飄泊生涯中,接觸了勞動人民,對他們的痛苦生活有所感受,寫了一些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詩。如:《宿五松下荀媼家》詩中說:“田家秋作苦,鄰女夜舂寒”。《丁都護歌》描寫拖船工人的辛苦,詩中說:“吳牛喘月時,拖船一何苦。......君看石芒碭,掩淚悲千古”。更難能可貴的是在《秋浦歌十七首》的其十四,描寫了冶煉工人的勞動。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是罕見的,成為寶貴的冶煉史料。


        三曰“做詩不會比、興”。

       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說:“又詩之豪者,世稱李、杜。李之作才矣,奇矣,人不逮矣;索其風雅比興,十無一焉。”這一說法,值得商榷。李白的詩,繼承了自《詩經》以來古典詩歌的精華,又從民歌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,加上他的非凡天賦和豐富、深厚的閱歷,創造出獨特的風格,成為自屈原以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。是做詩的必要手法。通俗的說法,直書其事,寓言寫物比方,即所謂托物詠志就是聯想,即所謂觸景生情。李白寫詩,喜歡用賦這種手法,直書其事,直抒胸臆,開門見山,但並不等於他不會運用比、興手法。在許多詩中,賦、比、興都用上了,有時有所側重。李白的想像力非常豐富,善於運用形象思維。他的詩奔放灑脫,流轉自然,天真爛漫,正所謂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。李白的詩歌語言有獨特的風格,藝術誇張尤為突出,為其他詩人所不及。一些名句,千古傳誦不絕。如: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”、“朝辭白帝彩雲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”、“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個長”等等,雖然極度誇張,但人們認同、欣賞。《蜀道難》幾乎通篇運用誇張的語言來描繪蜀道的崎嶇險怪,令人驚心動魄。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構思奇特,想像力豐富,語言誇張多變,絢麗多彩。通過夢境的描繪,活現出想像中天姥山美麗風光,也隱喻了自己追求光明、逆境奮鬥的心願。

        明初方孝孺《吊李白》說:“泰山高兮高可夷,滄海深兮深可涸。唯有李白天才奪造化, 世人孰得窺其作?我言李白古無雙,至今採石生輝光。”對李白的詩作了極高的評價。


        四曰“官癮重”。

        平心而論,作為封建時代一個文人,要想實現自己的“濟蒼生,安社稷”的理想,只有走做官這條道路,捨此別無他途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,做官、濟世、忠君、報國是相一致的。李白想做官,並不奇怪。他不走參加科舉考試這條路,想依靠有權勢的人引薦入朝為官。李求官心切,給一些當權者寫信自薦,其中《與韓荊州書》說了過頭話,為後人詬病。李白苦苦等待機遇。

        機遇終於來了。天寶一載(西元742年)唐玄宗詔李白入京,給了一些“恩遇”,命為翰林供奉。這是個閒職,並無祿位,除了偶爾代擬詔書外,主要是陪皇帝宴飲,奉命寫些《清平樂》一類歌功頌德、吟風弄月的詩歌。這種御用文人的生活,與李白胸懷大志、傲岸不羈的性格不合。他厭倦了這種醉生夢死、籠中鳥似的生活,哀歎“彷徨庭闕下,歎息光陰逝”,辭官不做,請求皇帝放還。皇帝允請,賜金放還。假如李白官癮重的話,他完全可以安於現狀,奉迎皇帝,多寫些吹捧助興詩文,博得皇帝的垂愛,封他一官半職。他也可以改變一下傲岸不羈的個性,不開罪權貴,免遭讒言,而被逐出宮門。可是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,放逐何妨,依然我行我素。這就是真實的個性突出的李白。

        與其說李白官癮重,不如說李白比較淡泊名利,引他的詩文為證。他在詩中說:“松柏雖寒苦,羞逐桃李春”、“松柏本孤直,難為桃李顏”、“乍向草中耿介死,不求黃金籠下生”、“明朝拂衣去,永與海鷗群”、“功名富貴若長在,汾水也應西北流”、“不向金闕遊,思為玉皇客”等等。詩言志,不可不信。

        李白兩次遭朝廷遷逐,入仕無望,報國無門,壯志難酬,心情沮喪,寫了一些抒發憤懣的詩篇。如:“我本不棄世,世人自棄我”、“大道如青天,我獨不得出”、“遭逢二明主,前後兩遷逐”、“珠玉買歌笑,糟糠養賢才”、“梧桐巢燕雀,枳棘棲鴛鸞”、“吟詩作賦北窗裡,萬言不及一杯水”、“遠別淚空盡,長愁心已摧。三年吟澤畔,憔悴幾時回”、“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消愁愁更愁。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發弄扁舟”等等。不平也罷,憤怒也罷,無濟於事,最終結局,誠如他自己寫的詩:“群沙穢明珠,眾草淩孤芳。古來共歎息,流淚空沾裳”。

        坎坷的經歷給李白帶來不幸。但是,“詩窮而後工”、“歡愉之辭難工,愁苦之音易好”、“憤怒出詩人”,不幸鍛造了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。這是中國人民的大幸!也是世界人民的大幸!
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