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

《心聲2》其他:21. 大哥的懷鄉情結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21. 大哥的懷鄉情結

        1986年4月初的一天,接到一封香港來信,拆開一看,原來是大哥從臺灣寄出托香港友人轉寄來的,說他將於近日回大陸探親。喜上心頭,連忙打電話通知醴陵老家親人做好迎接準備。

        4月20日,我到長沙火車站,迎接大哥夫婦。他們是由在長春工作的二哥夫婦陪同來的。三兄弟分別30多年,聚首重逢,悲喜交集。
*當時爸爸71歲,三叔55歲。爸爸已經離鄉38 年。
參見爸爸自傳,滄海浮塵 【後記】五、第一次偷渡返鄉之旅(三)
↑ 分隔兩岸30多年的三兄弟,合影於三叔寓所前
↑ 三叔穿上圍裙為爸爸(大哥)準備餐點
*當時爸爸71歲,三叔55歲。爸爸已經離鄉38 年。
參見:滄海浮塵【後記】五、第一次偷渡返鄉之旅(三)


        大哥是在1949年夏天隨國民黨軍工廠遷往臺灣的,從此斷了音信。身處臺灣的大哥,時刻思念故鄉的親人,想了很多辦法與家鄉親人聯繫。先是在美國的友人為他轉信,後來又托在香港的熟人為他轉信。經過多方努力,總算同家鄉有了書信聯繫,但親身回到故鄉探望親人,一直是大哥魂牽夢繞的願望。大哥思鄉心切,決心冒一次險,硬要回大陸看親人。他藉口到日本旅遊,再見機行事。到達東京後,大哥來到我駐日本大使館,傾訴離別家鄉30多年,思念親人的心情,請求大使館鼎力助他回大陸探親。大使館工作人員同情、理解他的苦衷,協助他辦妥回大陸的手續,使他實現了破冰之旅,踏上了有養育之恩的故土。


        大哥從臺灣回來,在家鄉引起了轟動。農村的消息傳播比無線電還快。親戚朋友,左鄰右舍,一撥又一撥,前來探望。有的打聽在臺灣親人的消息,有的托帶萬金家書,熙來攘往,應接不暇。此情此景比杜甫《羌村三首》所描寫的“鄰人滿牆頭,感歎亦歔欷。夜闌更秉燭,相對如夢寐。”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        大哥歸來是一件喜事,也是一件悲事。他去臺灣後十多年杳無音信,結髮妻子苦等他不歸,絕望了,改嫁他人。大哥與臺灣一萬姓女子結婚,組建了家庭。此次昔日恩愛夫妻相見,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,唯有淚眼相對,感觸萬千。海峽兩岸隔絕,未能實現統一,破鏡不能重圓,造成許多人間悲劇,令人扼腕歎息!

        來到出生的老屋水井邊,大哥說:“我是喝這口井水長大的。以前對背井離鄉體會不深,今天才真感受到離鄉背井的心酸,苦澀!

        在父母墳前,大哥老淚縱橫,泣不成聲,哽咽地說:“母親,不孝的兒子回來遲了,不能給您老人家養老送終,報答養育之恩,留下終身遺憾!”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。

        參觀鎮裡的小學、中學,看到眾多青少年受到良好教育,大哥非常高興,慷慨解囊,多次向小學、中學捐款、捐贈圖書和教學設備。

        大哥第一次回鄉,思想上有些顧慮。當時海峽兩岸處於對峙狀態,加上政治、意識的差異,擔心當地政府另眼相待。出乎他的意料,不但沒有歧視,而且禮遇甚隆。醴陵縣委統戰部部長接到醴城參觀,設宴款待。富里鎮政府也擺宴接風。大哥感到鄉情濃厚,血濃於水。在他的影響帶動下,先後有幾十名醴陵籍在台人員回鄉探親。

        每次回鄉探親,照例在大陸各地旅遊,先後七次共遊覽了26個省、市,東到上海,西到成都,南到海南,北到哈爾濱,行程幾萬公里,一路平安、順利,留下美好的印象。總結七次回鄉之行,大哥歸納四句話:親情暖人心,大陸風光美,社會秩序好,物價真便宜。每次返台都帶回不少土特產,饋贈親友。


        大哥第一次返鄉回台後,惹出了不少麻煩。許多湘籍在台人員,聽說他從大陸回來,覺得很新奇,紛紛來探望,探聽消息,看大陸風光錄影帶,人進人出,熱鬧異常。引起了台北警署的注意,傳大哥到警署問話,警員質問:最近到了甚麼地方?大哥據實相告,說回大陸看望親人。警員警告他:下次不可。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,大哥如魚得水,兩年回鄉一次,先後共有七次回鄉之旅,還許諾下次回鄉。但因年邁多病,2005年5月大哥不幸與世長辭。

        大哥的女兒秉承他的遺願,2006年4月恭送他的骨灰盒安葬在老家祖山高丘上,既落葉歸根魂歸故土,又憑高遠眺海峽對岸的親人
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