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

《心聲1》詩論:6. 淺談《長恨歌》的缺失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6. 淺談《長恨歌》的缺失

白居易《長恨歌》問世一千多年以來,讚美之聲不絕於耳。有些人高抬為“纏綿緋側、哀豔動人、忠貞不渝、千古傳誦的李(李隆基)、楊(楊玉環)愛情悲劇”。筆者在認同此篇文辭優美的同時,另闢蹊徑,指出其缺失。

  《長恨歌》是長篇敘事詩,敘事與抒情相結合。既然是敘事詩,基本事實應是真實的。 可是,白居易避實就虛,編造故事,忽悠讀者。詩的開篇說:“漢皇重色思傾國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楊家有女初長成,養在深閨人未識。天生麗質難自棄,一朝選在君王側。”這不符合事實。楊玉環是楊元琰之女,原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。楊玉環姿色豔麗,能歌善舞,被色魔李隆基看中,強把她拉出壽王府,送入皇家道觀,度為女道士,法號太真,後迎于宮中,西元745 年冊封為貴妃。這明明是一樁違反倫理道德、父奪子妻的穢聞,被白居易的生花妙筆抹煞得一乾二淨。但是,歷史就是歷史,不容隨意塗改。千秋功罪,自有後人評說。李隆基雖然貴為天子,但仍然逃脫不了道德法庭的審判,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。有人出來為白居易開脫,說他這樣寫是為尊者諱,為了避禍。唐代文網較疏,詩人往往以漢代唐說事,有了這個大前提作掩護,白居易可以放膽寫得翔實一些,不該那麼離譜。

  《長恨歌》渲染李、楊愛情,可謂濃墨重彩,登峰造極。從楊玉環入宮起,從不同的角 度層層加深,輕歌曼舞,賜宴,賜浴,長生殿竊竊私語,海誓山盟。“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”等清詞麗句,宛如天花亂墜,使不少讀者為之傾倒。幾乎忘記了李隆基貪戀女色,昏庸誤國,是造成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,人民遭受深重苦難,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。所謂“李、楊愛情”的實質是:李隆基荒淫無恥,醜態百出;而楊玉環卻是籠中之鳥,失去了自由,失卻了做人的尊嚴,成了皇帝的玩物,落得悲慘的下場。只要稍有羞恥之心,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竟同比自己大三十五歲的家爺結為夫妻,斯守在一起,能不尷尬難堪嗎?! 李商隱《龍池》從側面揭露了這場醜惡的鬧劇。詩中寫道:“龍池賜宴敞雲屏,羯鼓聲高眾樂停。夜半宴歸宮漏永,薛王沉醉壽王醒。”“壽王醒”三字如有千鈞之力!壽王李瑁參加皇家盛大宴會,眼見昔日的妻子楊玉環同父皇李隆基尋歡作樂,觸發舊情,滿腔悲憤無處訴說,宴罷歸來,徹夜難眠。人非草木,楊玉環不是鐵石心腸,此情此景,能不悽楚、傷感嗎?!

  筆者特別欣賞李商隱《馬嵬》,此詩寫道:“海外徒聞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空聞虎旅鳴宵柝*,無復雞人報曉籌。此日六軍同駐馬,當時七夕笑牽牛。如何四紀為天子,不及盧家有莫愁?”詩人以委婉的筆調直刺李隆基荒淫誤國,對慘死的弱女子楊玉環深表同情。
*(ㄊㄨㄛ):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

  不妨請出一位著名的詩論家,看他是怎樣評價《長恨歌》的。清代詩人袁枚寫詩說:“莫唱當年長恨歌,人間亦自有銀河。石壕村裡夫妻別,淚比長生殿上多。


  杜甫說:“文章天下事,得失寸心知。”為了繁榮文學創作,似宜拓寬評論領域,歡迎不同的看法碰撞,見仁見智,各抒己見,集思廣益,相得益彰。在對《長恨歌》一片叫好聲中, 能聽到一種不同的聲音,也許不是沒有意義的。


後記:三叔後來於《心聲2》發表了「有關《長恨歌的缺失》的反映」,算是對此文的後續回應。
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引言】【追思】-心聲1】【心聲2】【心聲3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後一篇】>

1 則留言:

  1. 【唐朝最委屈、抑鬱的皇子:壽王李瑁】
    2017-05-21 由 吾與若 發表于歷史

    李瑁一生當中有兩位對於他非常重要的女人,一位是他的母親武惠妃,另一位是他的前妻楊玉環。本來李瑁是很幸運的,母親武惠妃得到父皇李隆基的專寵,妻子楊玉環艷絕而多才,小兩口也和樂其美。但幸運之始也是不幸之源,這兩個女人直接改寫了李瑁的一生。
    (後詳 原文)

    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history/29mkaey.html

    回覆刪除

熱門文章